回到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抓住课改实质 有效对接高考——九江一中稳健推进高中课程改革一年来工作记略
作者:九江一中 时间:2009-7-5 点击:36777


周明学

    2008年秋季以来,江西省已经进入了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阶段。作为教育部表彰的1997—2000年两省一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工作先进集体,作为江西教育厅确定的全省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基地,作为江西教育厅确定的全省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样本学校,九江一中一直把课程改革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中心工作来抓。面对2008年秋季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到来,九江一中积极准备,认真实施,稳健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正在有序地、全面地实施。

    在对高中课改先行实验的有关省区进行考察、调研之后,根据上级有关课改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改革的已有优势,九江一中认为,这次高中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符合教育规律,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符合九江一中的办学目标和办学实际,必须坚定不移的稳健推进,争取积累新的经验,取得新的成绩,努力把九江一中打造成为全省样本学校中的样板学校,从而在全省高中课程改革中起到辐射、示范和引领作用。从这一认识和工作目标出发,九江一中确立了“抓住课改实质,有效对接高考”的工作思路。“抓住课改实质”就是紧紧抓住这次高中课程改革最核心、最本质的要求,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围绕这一根本要求,学校必须创造性地实施课改,既要完成课改的规定项目,如启动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也要开展好一些自选项目,如组织学生参加北大举办的“模拟联合国大会”活动和清华主办的“胸怀成才梦,走进清华园”励志冬令营、夏令营活动等。“有效对接高考”就是不断提高学生接受课程评价的能力和水平,让更多的学生接受更优质的高等教育。如果说,“抓住课改实质”这一工作思路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终身发展,目的是提高学生未来的竞争力,那么“有效对接高考”就是要提高学生在高考中的竞争力,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上大学、上好大学。

    一年多来,九江一中按照“抓住课改实质,有效对接高考”的工作思路,在高中课程改革的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做了大量的、大胆的探索,形成了“高度重视,充分准备”、“依据要求,规范操作”、“资源共享,示范引领”等24字的课改特色。

    一、高度重视,充分准备

    所谓“高度重视,充分准备”,就是早在2007年,九江一中已经开始为新课改作前期准备工作,特别是教师队伍方面的准备,因为教师队伍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建立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师资队伍是课程改革成功实施的基本保证。所以,为了保证课程改革的品质,九江一中从“数量”和“素质”两个方面来作教师队伍方面的准备。

    1、加大了优秀青年教师的引进力度

    2007年以来,九江一中加大了引进优秀青年教师的工作力度,并严把“入口关”。一是一改从县中和本省师范院校引进教师的传统做法,开始主要从全国知名的综合性的大学引进优秀本科生和优秀硕士研究生。实践证明,这些优秀大学毕业生更具有发展潜力,更容易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也更愿意采用新的教学方式。二是要经过严格的材料审查、专业笔试、专业交流、课堂试讲、校长面试等有关程序。九江一中已经从武汉大学、华中师大、华中科大、上海大学、华南师大等全国著名高校引进了27位优秀毕业生,其中硕士研究生17位。这些新引进的青年教师专业水平高、学历高、综合素质高,他们主要在高一年级担任了国家课程的教学任务和班主任工作,同时还开发和开设了一批校本课程,指导了一批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研究活动,已经成为九江一中实施课程改革的一支生力军。可以说,如果没有引进一批综合素质高的优秀青年教师,如果没有教师队伍的提前储备,那么九江一中的课程改革意图就难以完全实现。

    2、加大了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

    数量足够的教师队伍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基本前提,而高素质的的教师队伍才是课程改革成功的根本保证。所以九江一中不仅重视教师的引进工作,也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除了组织高一全体教师参加教育部2008年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省远程培训和省教研室组织的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教材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等规定参加的培训外,九江一中还组织了大量的校本培训。

    一是加大选派教师外出学习的力度,让老师们了解课程改革的前沿动态,开阔教育视野。一年多来,九江一中先后派出100多人次到高中课改先行实验省区进行学习、考察,如考察了广东的深圳市南头中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实验学校、南山外国语学校,江苏的扬州中学、启东中学,浙江的宁波中学、镇海中学,上海的晋元高级中学、建平中学,安徽的安庆一中等。通过听取情况介绍、深入课堂听课、与一线教师对话,全面了解和掌握了高中课改的有关情况。同时,与北京师范大学达成了“校本培训基地”协议,成为北师大在江西省建立的第一个校本培训基地,学校已经先后选派11批老师参加了北师大组织的高中新课改培训班的学习。
二是创办“濂溪大讲堂”,定期邀请课改专家来校举办“树立新理念,迎接新课改”系列讲座活动。2007年以来,九江一中的“濂溪大讲堂”共举办了18场报告会,先后邀请了教育部高中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原江西省教研室主任陈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王文湛、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北师大博士生导师肖川教授、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校长王水发博士等课改名家来校讲学。这些讲座既有课程改革理论上的阐述,也有课程改革实践上的范例,对推动课程改革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示范作用。每次举办大讲堂,九江一中还邀请了市直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参加,逐渐建立课程资源共享机制。

    二、依据要求,规范操作

    所谓“依据要求,规范操作”,就是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课改要求进行规范操作。从高一年级起,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课堂教学,或者课程评价,都按照课改文件的有关要求和精神来落实、来实施。

    1、课程设置方面

    按照课程标准和省里有关课改文件精神,在高一年级开足开齐必修课程,特别是开设了通用技术、生物和美术等新课程。同时在寒假期间还组织了学生开展学科内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在高一年级下学期还开设了10多门校本课程,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课堂教学方面

    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九江一中认为,从课标到教材,从教材到教案,从教案到教学,老师都应该体现自主性、选择性,要注意“二度开发”,课标是上位概念,是教材编写、教学组织和高考命题的依据,所以老师要认真解读课标;教材不是“圣经”,新课改提倡由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所以老师要根据课标、其他版本教材和对近两年高考试题的把握,特别是对高中课改先行实验省区高考试题的研究,可以大胆处理教材、取舍教材和整合教材;教案以预设为主,但教学要以三维目标为统领,预设与生成并重,按照“以学为本”的原则来进行教学活动;教学有法而无定法,青年教师要注意教学规范,资深教师要注意形成个人教学风格。根据这些认识,九江一中特别重视引导高一教师高度关注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是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高一年级以备课组为单位,以课例为载体,以说课为形式,以评课为手段,隔周开展参与式、讨论式的教研活动,集体攻关,成果分享。二是充分利用导师制,注意发挥骨干教师对青年老师的传、帮、带作用。三是组织校内高一年级示范课的比赛和拍摄,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参赛者既有特级教师,又有青年新秀,参赛课既有学科课程,也有研究性学习课程,已经拍摄了近30节示范课。四是借助省、市教研专家的引领作用,多次与省、市教研室联合开展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的研讨活动,多次邀请省、市教研专家来校指导、点拨,借以带动新课程背景下老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3、课程评价方面

    因为课程评价对课程改革具有诊断问题、修正偏差、鉴定成果和引导方向等多种功能,所以课程评价也就成了课程改革的指挥棒。在省里高考方案尚未正式出台的情况下,九江一中一方面编印了《成长的足迹——九江一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要求班主任老师和课任老师按照包括学分制在内的课改文件认真填写,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另一方面对学科类必修课程的平时测试和期中考试进行监控,对试卷的命制有严格的要求,学校提出明确的考试目标(难度、区分度、科学性等),强调能力立意,强调知识价值,强调立足鼓励,要求命题人和审题人署名,考试结束以后,不仅要对整个年级的各科教学进行总结,提出一些指导性的教学改进意见,而且对所有试卷进行评估,评出等级,进行表彰或者批评。

    三、资源共享,示范引领

    所谓“资源共享,示范引领”,就是充分利用九江一中丰富的优质课程资源,积极发挥九江一中在全省、在全市高中课程改革过程中的辐射、示范和引领作用。目前九江一中有6位老师被聘任为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专家指导组成员,有1位老师被聘任为江西省中小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有4位老师被聘任为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讲学团成员,有17位老师被聘任为九江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专家指导组成员。九江一中在本次全省高中课程改革过程中的辐射、示范和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

    1、积极参与省、市有关课改文件的讨论和起草

    参与编写了《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共6万余字);参加了由江西省教育厅举办的“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级样本学校暨专家指导组会议”,讨论了有关课程编排的草案;参加了市教育局基教科组织的“关于《江西省普通高中学分认定办法(试行)》实施意见座谈会”,讨论了九江市的实施意见;参加了省教研室、省高招办、省中招办联合召开的“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质量管理座谈会”,讨论了有关学业水平考试的方案,发言主要内容——《九江市第一中学实施教学质量管理记略》在江西省教育厅网站——江西教育网2009年4月2日、江西教研室网站——江西教研网2009年4月2日挂出。

    2、积极承担教育部和省市有关教师、校长培训的授课任务

    多位老师担任了教育部2008年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省远程培训九江市各个学科的指导教师工作;多位老师先后应邀到“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材骨干教师培训班”开设了“高中新教材实验习题教学”“高中新课改及实施建议”的讲座;四次应邀到“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校长培训班”上讲授校本课程开发(四期共700多位校长参加);1位老师参加了“普通高中课程资源设计研修班”,提供了有关课程资源;先后应邀到九江市田家炳实验中学、九江市十二中、九江市同文中学开设新课改讲座。

    3、积极承担省、市新课改有关示范课、研讨会

    承担了九江市新课程背景下各学科的教学研讨会、省教研室和二十一出版社“新理念、新课程”送课活动、“首届全省中小学教学科研成果推广工作研讨暨优秀成果展示会”分会场等课改任务,参加了“江西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会暨交流展示活动”、“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座谈会”、“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专业支持工作研讨会”等课改工作。

    4、积极承担选定、评价教材和地方教材的编写

    先后参加了省教育厅组织的新课程教材的选定、评价工作,参加了江西省中小学地方课程教科书《江西历史与名胜》、《人杰地灵诵江西》的编写,参加了“江西省普通高中地方教材编写意见征求会”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的教材质量、管理、服务调研会,就教材建设和师资培训提出四点具体建议。 

    5、积极发挥媒体的作用,宣传、总结和推介课改经验

    在《九江日报》、《浔阳晚报》、《九江教育》、《历史教学》等报刊发表了《新学年与新课程共成长》、《浅议新课程理念与学校管理制度的建构》、《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校长王水发博士应邀来九江一中讲学》、《高中新课改可别成了叶公眼中的龙》、《九江一中为2008年秋季高中新课改作充分准备》、《九江一中2008年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准备和启动大事记》、《九江一中校本课程开发再引全省瞩目》、《校本课程开发九江领跑全省》、《例说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以校本课程《儒学识略》为例》、《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设置与实践》、《〈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一课时设计与评析》、《新课程教材的知识性硬伤问题及其他——以人教版历史必修教材为例》、《关于洪秀全的“学历”问题》、《历史教学不可运用“人造史料”》等文章,在江西教育电视台、九江电视台播放了《交流碰撞取人长  大力推进新课改》、《高中新课改  教材“大变脸”——九江一中践行“高中新课改”系列报道(一)》、《紧跟新课改 全力造名师——九江一中践行“高中新课改”系列报道(二)》等节目。

版权所有: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
地址:九江市滨湖路1号 邮编:332000
电话:0792-8135193(党政办) 8238623(党政办) 8238625(南门湖校区招生办) 8251390(八里湖校区招生办)
传真:0792-8238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