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彭福寿、徐林老师在京参加2016中国教育明德论坛
作者:管理员 时间:2016-11-13 点击:3080

11月6日,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主题的2016中国教育明德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开幕。原国家教育部部长,国务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出席论坛并讲话,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原教育部总督学、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兼党组副书记柳斌,教育部原副总督学、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王文湛,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原副校长谢维和,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等嘉宾出席。来自国内外不同地区的数千名教育学家、文化人士、中小学校长、和教育官员参加会议。九江一中政教处彭福寿主任和徐林老师参加了此次论坛。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进一步定义“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既涵盖了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品格与能力,又体现了核心素养“最关键、最必要”这一重要特征。

 

大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大会内容包括专家讲座和参观学习。

 

讲座主要包括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的《我国教育立法的新思路新进展》,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原副校长谢维和的《核心素养的实践意义》,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俞敏洪的《我所理解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的《迎接教育大变革的新时代》,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的《积极心理是核心素养》,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美国最佳教师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号教室>与核心素养培养》以及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的《中国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21世纪研究院院长杨东平的《中国农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论坛专家普遍表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教育领域具有国际视野,符合中国国情的顶层设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迫切需求;是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培养现代公民的重要举措。论坛上,朱永新特别指出,社会对教育的变革需求最强烈,但难度最大、见效较慢。教育改革方向必须以人性化、多样化、个性化为导向,形成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未来社会学校作为教育资源提供机构的垄断地位将受到挑战,社会力量作为教育载体的作用将进一步发挥,教师成为自由职业的可能性正在加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此前强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教育DNA”,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丰富与深化,既关注理论又反映民意,推动核心素养在教育实践中的落实至关重要,尤其要通过课程改革、教学实践、教育评价加以推动。彭凯平提出,积极教育是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要特别重视社会关系教育,强调社会接触重要性。最好的课堂在路上,学校、家长可以综合利用校外教育服务体系,增强社会参与,强化社会责任,增进国家认同和国际理解,同时增强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服务能力。近年来,随着校外教育服务体系建立完善,社会力量兴资助学、创新教育模式发展力度不断加大,一批特色教育机构蓬勃发展,教育产业创新在新经济发展中的比例不断扩大。以世纪明德为代表的研学旅行服务机构,以“为3-18岁青少年提供社会能力教育整体解决方案”为使命,成功为国内外近万所中小学师生提供了研学旅行和夏冬令营服务,同时联合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教学主体积极发起“研学旅行在中国”活动, 有效促进核心素养在中国学生成长发展中的培育。

 

会后,全体与会人员参观了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政教处  供稿)













版权所有: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
地址:九江市滨湖路1号 邮编:332000
电话:0792-8135193(党政办) 8238623(党政办) 8238625(南门湖校区招生办) 8251390(八里湖校区招生办)
传真:0792-8238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