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三三制”教学模式
作者:管理员 时间:2015-12-8 点击:34862

第一章  从高效课堂的视角构建“三三制”课堂

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它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高效课堂也是一种教学理想,其意义是为现实教学产生一种动力、牵引、导向作用。实施高效课堂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是教师永远的追求。因此,高效课堂应是一个动态的转化过程,即从追求高效的教学理想转化成实现教师高效地教和学生高效地学的教学状态。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最好的阵地,要解决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就必须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现代教育认为课堂教学应该是根据教学计划,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的有效学习的过程。因此学生的自主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核心。变讲堂为学堂,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尝试构建三三制课堂教学模式,力求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能够以生为本,从实际出发,面向全体,承认差异,因材施教,让学生学得其所,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一、三三制教学模式要坚持三个面向

“三三制教学要求教师以教学目标为基点,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向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心中应该有课本,心中应该有学生。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和不同的生活环境,不论他们在生活经历,还是个性特点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每个人在各方面的能力也是不完全相同的。作为教师不能整齐划一地去看待他们。特别是对于那些基础较差和个性怪异的孩子,我们更应给予关怀和照顾。对于学习较吃力的孩子,我在教学中时时处处找机会帮助他们树立自信,鼓励他们与同学交流。对于性格怪异、调皮的孩子,我充分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寻找契机对他们进行教育,让他们明白尊重是相互的。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上,我尽量做到对每个学生细心的呵护和照顾。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使每个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三三制教学模式要在时间上要做到三个控制

“三三制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掌握课堂时间三控制,即新课讲授时间不超过2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少于10分钟,学生课堂练习的时间不少于10分钟。一切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提高课堂效率上,真正的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就是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高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高效课堂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使每一位师生都成为快乐的人。

三、三三制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亲近学生讲究三原则

亲近学生三原则是指课前候课,课中走进学生,课后不拖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好教师首要的是他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孩子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时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要培养朋友式的师生关系,除了要有渊博的知识外,教师应采用多种方式与学生交流。课上你的眼神、手势,甚至一个微笑都能让学生感觉到你在与他们交流,但,仅此是不够的。课下你也不妨来个没大没小,常与学生聊天侃大山,甚至与学生一起玩耍,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真诚为学生排忧解难。

“三三制”课堂教学模式必须从高效课堂的视角来构建,高效课堂的实现是需要一个既符合新课标特点的、又有本校特点的教学模式,对学校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推动力,也是成为品牌名校的重要标志。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为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采用特定的教学程序而形成的一种操作样式。教学模式既不是纯粹的理论,也不是纯粹的实践,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教学模式处于中介地位,教学模式比教学理论具体,具有可操作性;比教学实践抽象,有理论特性。教学模式的结构一般来说包括以下五种要素: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操作程序、教学评价、师生关系。良好的教学模式,有利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主动性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三三制不仅是对师生教与学的时间划分,重要的是对师生的课堂角色的定位——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激励者、合作者,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人。

 

第二章 “三三制”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建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平台,更加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课堂,通过师生间的有效交往开拓学生的天赋,融洽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课堂教学优质化,特制订本方案。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学校在教学管理中“氛围要浓,过程要实,措施要严,机制要活,质量要优”的管理思想为指针,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深化教学改革,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为突破口,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自主、生动发展的和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工作目标

1、总体目标

重温新课改内容,领会精神实质,结合学校实际,去伪存真,去粗存精,以“三三教学模式”为抓手,重点突破教学方式和评价标准的改革。具体内容包括:

1)教学目标上要有三个面向——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自主学习,面向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2)课堂教学时间上做到三个控制——新课时间不超过25分钟,学生自主探究时间不少于10分钟,教学反馈时间不少于10分钟。

3)亲近学生坚持三个原则——必须课前2分钟到教室候课,必须课中参与学生自主学习,必须做到下课不拖堂。

2、教师目标

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注重学法指导,学后反思,勤于钻研,善于总结,并不断地在实践和反思中改进和创新特色课堂,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学生目标

做学习的主人,做课堂的主人,做自我发展与提高的主人,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课堂成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共同学习与探究知识、展示智慧与发展能力、交流情感与人性养育的殿堂,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价值、人生意义得到充分体现的快乐场所。

4、成效目标

切实提高三大效果——和谐效果、教学效果、学习效果。

改革举措

1、成立“三三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

  长:校长

副组长:主管教学与科研的分管校长、校长助理

  员:教务处与科研处主任、副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2、实行多元研究方式

   1)分层学习交流

分别利用全校教师大会、教研组会议、备课组会议、年级组会议开展学习,分层学习“三三制教学”的重要理念、指导思想、改革举措,通过学习统一思想,形成明细的改革思路,用学习的力量避免盲目工作。

2)先导小组实验

校级干部及学校名师先行接受新的理念,通过建立一个由少数人组成的“先导小组”先行实践,“先导小组”成员包括特级教师、省学科带头人、市教学明星、市学科带头人、市骨干教师等,通过“先导小组”在实践的过程中带动更多教师的认识,引发学校更多教师的自觉实践,最后达成各自共同进步。“先导小组”成员每年以“三三制教学”改革为目标开展一次以上的示范课。

3)骨干教师引领

骨干教师不仅包括“先导小组”成员,还包括九江一中全体首席教师、研究生协会全体成员、近几年快速成长的青年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校内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与其他教师组成一个实践共同体,对学科教学、课改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实践,扩大“三三制教学”改革的成果。

4)交叉学科组合

21世纪是以创造为特征的时代,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将更为深刻与广泛,让教师们在交叉学科组合教研中吸取营养,开展学科间联系、人文与科学融合的教研活动,结合“学习型”教研活动开展听课评课、交叉教研、问题探究、热点讨论等系列活动。

5)分配任务驱动

以一个阶段内教师们比较关注的、来自教学实际中相对集中的问题,作为一个活动主题或研究的专题来确立科研课题,以“课题”为载体,课题组成员分配具体任务。任务产生于教学实践,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重点、难点等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教学专题是对教学问题的提炼、升华和概括。通过对教学专题的研究,在化解教学难点、重建教学模式、体现“三三制教学”的核心思想、推进教学改革上有所创新、有所前进。活动方式以课题研究分配任务的方式来驱动。

6)整合教学资源

学校有限的资源只有优化整合才能发挥效益,提升学校竞争力。目前在我校单打独斗的情况依然存在,团队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因此有必要对有限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教务处将与科研处一道共同努力,利用校园网整合各类教学资源,拟在校园网中设立“九江一中课程资源”栏目,收集、分类整理并上传来自于广大教师的课程资源。包括文本资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论文),音像资源(教学实录、微课案例以及图片、录音、影视作品),信息化资源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资料、教学课件),建设试题中心(收集来自于教师的各类单元试卷、综合试卷、模拟试卷、一题一议等)。

部分资料经过加工处理后形成以知识点为单位的资料块,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资料块,快速调用资源设计教学实施方案,进行教学实践。

3、构建开放式、民主式课堂

1)强化集体备课

教务处必须首先围绕“三三制教学改革”制定关于集体备课的指导性材料、评选细则等,并分发给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召开教研组长及备课组长会议,要求教研组长与备课组长仔细研究,学习讨论,领会精神。学校将成立以九江一中首席教师为主体的专家指导小组深入集体备课现场,进行具体的指导,帮助备课组查找资料、出谋划策,专家指导小组亲历集体备课组的每次集体备课,指出问题所在,给出改进建议。

在落实集体备课方面,建立学校、教研组、备课组的三级教案检查机制,开展“三三制教学改革”研究,使集体备课成为教学常规管理的重要环节,让集体备课从如何上好一节课转变为如何使集体备课更加高效。把集体备课纳入每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当中,以案例研究、观摩学习、以点带面、扎实推进的行动研究形式来推动高效集体备课活动的实践探索。

2)进行跟踪听课

从上学期开始,在校长室的指导下,教务处启动了行政干部跟踪听课的机制,强化了对教学过程的管理,今后将进一步改进行政干部跟踪听课的工作,要求其中一名行政干部听课结束后马上检查教案并填写听课反馈表交教务处。

除行政干部跟踪听课外,将进一步提高教师听课的参与面,包括教研组、备课组组内听课、师徒之间听课,确保教师听课评课的效果,要把教师听课评课提高到教师的生活方式的高度来认识,让听课评课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需求和份内工作。让听课评课成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成为诊断、交流、合作的活动,成为学习、反思、研究的活动,成为观念更新、思维转换、行动改进的活动,成为教师自主建构和专业发展的活动,以此来推动“三三制教学改革”。
    从课型上看将分成9大类,进行分类实施,包括“推门课”——任何教师随时随地可以去听其他任何教师的课,随后听课人与上课人之间自行安排评课;“抽签课”——通过随机抽签产生一节小范围的公开课,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如同组教师、专家、领导等)听课评课;“录像课”——学校每年为部分教师录制一节随机的平常的课,供尔后教师自己反思和专家分析与研讨;“青年教师汇报课”——为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在入职期间(三年内)为全校教师上一节汇报课,由学校组织专家组进行点评;“名师展示课”——为发挥名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每学期可以安排名师上一节展示课,供教师学习和研究;“问题课”——如果某位教师的课学生有不良的反映,学校指派专人跟踪听课和评课,帮助该教师改进和提升;“研究课”——对一些优秀的教师,学校可以安排专人跟踪听课,研究该教师的教学特色和成功经验;“示范课”——在市教科所的指导下,指派教师在组内集体备课并在校内试讲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公开上示范课;“观摩课”——安排教师参加校外各种教学研究会,参加并观摩全国兄弟学校教师的课。

 3)开展教学比赛

每年的3月份是九江市教育局组织的“师德师风教育月”活动时间,九江一中将结合“师德师风教育月”活动,在每年的3月份组织各类赛课活动,赛课形式上将包括:研究生教师赛课、党员赛课、行政干部赛课、备课组长赛课等一系列的形式。以赛促学,以赛选优,通过竞赛,促使广大教师自觉参加“三三制教学改革”,增强课堂教学技能,在课堂教学中全面适应“三三制教学改革”,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益和基础教育质量。

4)拍摄精彩微课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微课”具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资源构成“情景化”等基本特征。学校将利用暑期拍摄一定数量的“微课”来充实“九江一中课程资源”,以此来分享“三三制教学改革”的精彩片段。

5)征集课例设计

以“课例”为载体,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活动方式以教研组或备课组成员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要方式,研究内容要渗透或融入教学过程,贯穿在备课、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样式是文本式的教案和案例式的课堂教学(富有创意和改革精神的教案、教学设计,有个性特色和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每学期各教研组根据教务处规定的课例数量,在规定的时间内报教务处,教务处将课例报送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成员对上报的课例进行评审,评出一、二、三等奖,对相关教师进行奖励。将优秀课例向上级教育、教学业务部门推荐,参加评审,文本同时向有关刊物推荐发表。

6)开展经验交流

将充分利用九江一中“濂溪大讲堂”、“学习型教学研讨会”平台开展“三三制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要善于吸收别人的教学经验。如果说向书本学习能使之渊博,那么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则可以使之明智。学会吸取别人正反面的教学经验,这也是一种教学积累。

可以开展经验交流的内容极为广泛,比如:如何备课、如何开展集体备课、如何研究教材,从而超越教材的束缚,做到活用教材、拓展教材、取舍教材,如何高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等等。

“三三制”教学改革的核心思想,包括教学目标上的三个面向,教学时间上的三个控制,亲近学生的三个原则。九江一中全体教师将共同努力,在教学目标上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自主学习、面向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在教学上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在亲近学生方面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道。

 

第三章“三三制”教学的管理办法

 

一、确立教学管理的几个原则 

1、确保教学常规的落实

1)教学前的设计要求:双基准确、深刻、熟练、精细;注重知识的形成(发生)过程(思想与方法);强调学习方法的传授或渗透;讲究教学艺术与方法(引入、讲解、分析、提问等方面)。        

2)教学中的组织要求:要有强烈的组织教学的意识;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组织学生参与教学;要树立自己的学术权威;要遵循或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

3)教学后的反思要求: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还存有遗留问题?对遗留问题如何采取适当措施补救?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2、达成教学过程的三个基本点

1)知识结构(知识联系、思想方法、学科能力)。

2)自主活动(学习方法、学习机制,探究、交流、交往、合作、创新)。

3)分层参与(包括学习优秀生、一般学生、学习困难生),采取班级授课、小组交流、个别教学等形式。

3、不断提高作业的实效性

完善作业、练习的设计与批改,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使作业的设计更贴近学生实际;要适当控制课后作业的内容、形式、数量与难度,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集体或个别补救。

4、加强“学困生”的转化

针对学校学生实际,全体教师都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着手建立“学困生”培养提高档案,注重“学困生”学习情感、态度和习惯的培养,使他们具有严谨扎实的学习习惯和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从而使这部分学生成绩有所提升,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和未来。这样也就落实好了“三三制”中的面向全体学生。

5、抓好优生的薄弱学科学习

从高一起始年级开始就要重视对优生薄弱学科的辅导,通过课堂重点抽问、课后个别辅导、作业采取面批等方式,努力做好培优辅差工作,确保优生各科均衡发展。

6、在教学目标上要做到“四带进”

教师把尊重带进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激励带进课堂,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把方法带进课堂,让学生学会学习;把创新带进课堂,让学生学会创造。

7、在教学方法上要做到“五让”

新知识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主动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提出和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让学生讨论;规律、结论让学生总结;让学生带着新问题走出教室,全面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二、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教师是实现教学改革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转换的关键,对教学改革的成效起着主导和决定性作用。建立与教学改革相适应的教师评价与管理制度,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1.课堂教学评价的四个原则

为体现“三三制”课堂教学的特征,根据新课程对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要求,制定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深入学习课堂教学管理的原则,贯彻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

1)导向性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有明确的导向性,我们应该通过评价使教师课堂教学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地向评价标准靠拢。

2)有效性原则

所确立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符合课堂教学的特点,能够体现“三三制”课堂教学的内在要求,并为从事具体课堂教学的人员所认可。

  (3)开放性原则

课堂教学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不可能用一个整齐划一的标准来框定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一个标准不可能涵盖众多复杂的教学行为,因此“三三制”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4)自主性原则

教师通过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

2、课堂教学评价的几个步骤

1)建立评价小组

评价小组挑选业务水平高、评议能力强、有责任感的人员参加,人数46人为宜。组长由教育理论水平高,课堂教学评价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的人员担任。

2)学习标准进行试评

评议前要组织评价小组成员学习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评价记分办法,看优秀教师的录相课,进行试评,试评中发现标准要求不恰当处,经讨论可以修改。标准、要求和办法一经讨论确定,在评价进行中就不能随意改动。

3)观课评议

观课前评价小组全体人员要事先研究课程标准、课本和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熟悉教材内容和应达到的教学目标。课堂上评议人员要按标准要求观察记录好授课教师和学生的实际表现。评议人员要按评价标准要求和师生在课堂上的实际表现评定给分,算出评价小组的平均分,不宜打分的项目应给出写实性评语。

4)教师的自评

任课教师填写《课堂教学评价教师自评表》,进行自评,以促使教师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从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

5)学生的评价

选取部分学生填写《课堂教学评价学生简答表》,让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特别注意落实“三三制”要求。

6)综合评议

参与观课的人员召开评议会,根据评价小组和学生的评价,结合教师自评,给授课教师提出课堂教学改进的建议、基本素质的提高方向和教学技能的训练要求,从而真正体现评价的发展性、引导性和促进性。

上一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九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所有: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
地址:九江市滨湖路1号 邮编:332000
电话:0792-8135193(党政办) 8238623(党政办) 8238625(南门湖校区招生办) 8251390(八里湖校区招生办)
传真:0792-8238623